10月24-25日,由暨南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卢远带队,一行七人的扶贫小组到达阳山县黄坌镇高陂村,进行了帮扶和考察。扶贫队伍从广州出发到达清远阳山,看到了稻田里的麦穗都低下了头,弯下了腰,秋天是丰收的季节,也是扶贫小组“下农村,到基层”的日子。
经过近5个小时的车程,扶贫队伍跋涉抵达对口扶贫的黄坌镇高陂村,卢远部长一行与村党支部书记曾炳坤、村委会主任黎卫坚、暨南大学扶贫办驻村干部李舜、对口扶贫对象林永苟、邓章生进行了座谈,听取半年来高陂村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,了解2015年高陂村扶贫工作开展计划,详细询问扶贫对象现阶段的家庭情况。
高陂村2400户中,有70户困难户,脱贫压力仍然较大,对于带领全村脱贫致富,村书记曾炳坤提出,计划在2015年与“温氏”企业合作,在村中试点种植经济回报率较高的山楂,通过定点、定时回购的方式,鼓励村民种植山楂树,计划在五年内,每棵树达到300元的产值,使得村民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。
更为可喜的是,通过对扶贫对象家庭生产情况的摸查,发现经过前期持续的帮扶,邓章生2014的全年纯收入达29550元,人均收入达7387.5元,已达到脱贫标准。这对机关第二扶贫小组来说,既是扶贫工作的阶段性成果,也是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的动力。
扶贫小组为农户递上了慰问金和御寒的棉被,希望在秋天与寒冬,我们的工作都能为他们的日子添一些光亮与温暖。同时,帮扶小组通过收购农产品的方式,支持农户的农业生产,此次共收购花生、黄豆400斤。
卢部长期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农户继续勤劳生产,暨南大学将继续切实地开展扶贫工作,进一步健全沟通联络机制,叮嘱两位对接的农户,遇到困难随时可以联系,扶贫小组将继续跟进对接农户的情况。研究生院、研工部党支部作为暨南大学机关第二帮扶组团组长单位,将充分发挥牵头负责的作用,要贯彻扶贫工作既是责任,也是服务社会的理念。将利用好上一轮的帮扶经验,根据实际情况,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,认真按照暨南大学“规划到户,责任到人”的扶贫工作要求,推进帮扶工作的开展。
据悉,暨南大学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以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机制,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,在清远地区开展定点、定户的扶贫政策,已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。
(文/张沫曾丽意图/邹子平)